这个“怪”孩子原来是得了这个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2日 浏览:

小明(化名)今年3岁,到了入园的年龄。爸爸妈妈便把他送进了家附近的幼儿园。
本以为孩子会在幼儿园里开心快乐地成长。可是幼儿园老师却向父母反映,小明这孩子有点“怪”。
小明总是在幼儿园里独自跑来跑去,不和其他人交流,也不跟其他的小朋友玩,对老师的命令也置若罔闻。
别的小朋友能坐下来安静上课,而小明却在上课时乱写乱画,随意走动。面对老师的指令,小明也压根不理解。
父母听后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认为是孩子太小,比较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而已。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小明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还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在幼儿园老师的强烈建议下,小明父母带他来到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经过专家诊断,发现小明患上的是孤独症。

01孤独症多起病于婴幼儿期

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以下简称ASD)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流和语言沟通障碍、重复的兴趣、刻板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临床表现及背景的异质性极大。
对于孤独症产生原因的说法有很多种。目前业内主流观点认为,ASD是一个以遗传因素为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
同时有研究发现,ASD相关的多种高危因素可能有以下这些:
父母亲生育年龄高是危险因素之一,可能是由于生殖细胞的新生突变,或是由与衰老相关的表观遗传改变导致。
母亲孕产期的情况对儿童神经发育有重要影响,妊娠期并发症(如阴道出血、妊娠期糖尿病等)、使用药物会增加儿童患ASD的风险等。


02如何分辨孩子是否存在孤独症呢?
首先,需要留意孩子对声音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是对身边的声音反应不敏感或者完全没反应,但去医院查耳朵却没有诊查出听力障碍。那么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患上了孤独症。此外,有些孩子仅对亲密照顾者的声音有反应或对某种声音有过度反应,也需要提高警惕。
其次,孩子对于亲密照顾者或周围环境是否有积极的目光关注。如果孩子出现目光不对视或从不与人眼神交流,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有些孩子对于亲密照顾者都不能有目光交流,那就需要提高警惕是否有孤独症倾向。
第三,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是否落后。孤独症孩子往往存在语言发育方面问题,3岁时甚至连一句短句都无法完整说出,人称代词随着年龄增长也无法区分,当我们发现孩子与同龄儿童相比,语言表述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需要提高警惕。
第四,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不能与同龄儿童进行社会活动,比如,玩团体游戏时,他经常是独自跑跳,不能参与其中,有可能是孩子根本就不懂得游戏规则而无法进行团体协作。

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孤独症倾向,可以看看孩子同班的其他小朋友,如果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一定要来专业的机构进行诊治。

03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
ASD的核心症状为言语障碍、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父母注意到的最早问题以“不会讲话”和“不理人”占多数,其他表现还有“不看人、没反应”等。


孤独症孩子需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康复教育和训练一直是孤独症最有效的,也是最主要的方式。
经过专业人员评估,医生与家长针对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促进患儿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04对患儿家长的一些小建议
第一,发现孩子情况不对,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就诊,明确有无孤独症。
第二,带患儿到专业机构进行专业评估及测试,如智力发育水平、各方面发育能力测试(PEP),孤独行为测试等等。然后根据测评结果及医生诊断,明确孩子是否存在ASD。
第三,如果诊断为孤独症,要提早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家长需要与康复治疗师详述孩子的整体情况;康复治疗师则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包括有语言能力训练、认知训练、作业训练、感统训练、音统训练、PEER社交技能训练等等。
最后,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孤独症患儿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TIPS:以下是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哦!

医生介绍

罗磊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中级康复治疗师,四川省康复协会会员。

擅长儿童青少年孤独症,多动症,情绪障碍等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