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且具有依赖性的一类有害物质。包括烟、酒、某些药物如镇静药、镇痛药、鸦片类、大麻、可卡因、幻觉剂、有同化作用的激素类药物等。由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现代社会复杂性增加及各种药物的广泛可得,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滥用这些物质。对青少年和成人一项大范围的社区调查中发现,15~24岁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物质依赖,程度因所滥用的物质性质不同而改变。许多儿童和青少年的物质滥用常常未被发现,因此也未接受治疗。物质滥用造成青少年身心损伤,已成为全世界一大公害。
物质滥用的危害
滥用物质种类的发生率随年龄、性别、地区、种族和地理因素不同而异。青少年中常见的滥用物质及其损害有:
(1)酒精:酒精的危害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以产生欣快、头昏眼花、多语和短期记忆障碍等。血清乙醇水平很高时可以出现呼吸抑制。饮酒最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是急性腐蚀性胃炎,表现为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呕吐和大便隐血阳性。长期大量滥用可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青少年每天饮酒数周后即对酒精产生生理性依赖。
(2)烟草: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喉癌、咽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及呼吸道和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与吸烟期限有关,自青春期开始吸烟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增加。吸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可在青春期就出现,如慢性咳嗽和喘鸣等。烟草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刺激神经兴奋,使人产生依赖性。
(3)致幻剂:也称拟精神病药,包括大麻、麦角二乙胺。使用此类药物后产生类似精神病病人的表现,如生动的幻觉、片段的妄想及相应情绪、行为的改变。
(4)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和苯二氮?类。这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中枢抑制。临床上主要用于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由于应用范围甚广,极易形成滥用。
(5)兴奋剂:包括可卡因、咖啡因、苯丙胺及利他林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临床主要应用于振奋精神,可致欣快感。此类药物反复使用易形成心理依赖。此外,合成类固醇药物作为兴奋剂也有滥用现象。
(6)鸦片类:包括吗啡、可待因类罂粟碱等。吗啡是鸦片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医疗上主要用于镇静、止痛。吗啡及其衍生物包括海洛因(二醋吗啡)、可待因是当今世界成瘾问题最严重的毒品之一。吗啡样镇痛作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物,如哌替啶、美沙酮等药物使用也会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