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人们常将目光聚焦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却常常忽略孕期女性的心理变化,甚至准妈妈们也没有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曾发布《孕产期抑郁症筛查项目》阶段工作总结报告,显示参与该项目的孕产妇疑似抑郁者占比36.23%。若忽视孕期压力及情绪问题,不仅会增加产后抑郁发生的概率,还可能影响孩子神经发育,对其未来情感或认知方面的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建议定期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评,及时了解心理状态,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做一个快乐的准妈妈。
孕期心理测评需涵盖多方面
不能仅限于焦虑或抑郁测评
心理测评如同一面温柔的镜子,能够映照出被笑容掩盖的疲惫。
对于准妈妈们来说,为了全面衡量心理健康,需要进行情绪表现、压力根源、个性特征等多维度的心理测评,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焦虑或者抑郁测评。单一测评仅反映片段化情绪,既无法识别潜在压力源,也难以揭示性格特质对心理的影响,最终可能导致心理干预片面化、表面化。
第一维度:情绪追踪。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Zung氏自评量表(SAS/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情绪量表,量化近7天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并同步检测睡眠、饮食等躯体状况。
定期的情绪测评,既可动态追踪情绪波动,还能及时预警自伤等高危风险。
第二维度:压力解析。
使用紧张性生活事件量表(LES)等相关量表,识别工作变动、家庭矛盾等现实压力。
该维度将症状与生活事件关联,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第三维度:特质分析。
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等人格量表。以艾森克人格量表为例,该量表从情绪稳定性、社交倾向、抗压模式、心理防御,四个维度分析性格特征。
不同性格倾向,可预示不同的心理风险,如情绪稳定性差者需重点检测。
专业解读能够帮助精准了解心理状态
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心理量表题目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心理学逻辑需要专业破译。例如,“最近是否感到悲伤”等问题可能关联产后抑郁风险,也可能反映短期压力反应,需精神科医师或心理治疗师根据经验进行区分。
专业的心理测评并不仅仅是“做题”,需要由精神科医师或心理治疗师通过三步精准解读:
1.风险预警。解析动态数据,疏导不良情绪,预警高危行为,及时启动危机干预;
2.压力溯源。定位压力源头,从而提供针对性指导;
3.特质适配。根据性格特质制定预防或干预方案,如针对高内向性特质的准妈妈,应关注其社会支持系统,若支持不足,应通过家庭咨询等方法,强化个体-环境交互效能。
温暖护航
市四医院心理测评全流程指引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自1982年在省内率先成立心理测查室(后改名心理测评中心),已有四十余年历史。中心可通过自评、他评及人机交互三种测评方式,使用情绪、强迫、人格、生活事件等上百种测评工具,实现心灵的守护。
1.线下心理测评流程
①微信搜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服务号”,选择就医服务→预约服务→预约挂号——可选择女性心身医学等相关门诊。
②向坐诊医生表明孕妇身份及心理测评诉求→医生开单→缴费→心理测评中心签到→等候叫号安排测评。
2.在线心理测评
①微信搜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服务号”,选择就医服务→预约服务→在线问诊→阅读在线问诊须知并确定。
②选择精神心理卫生→问诊医生→图文问诊→填写基本情况并上传历史资料→支付确认。
③向医生表明孕妇身份及心理测评诉求→医生根据情况开具心理测评→完成测评→医生确认后获得在线报告。
温馨提示
九江院区心理测评中心工作时间:
8:30至12:00;13:00至17:00。
营门口院区心理测评中心工作时间:
8:00至12::00;13:00至16:30。
参考文献:中国妇幼保健协会.(2021).《孕产期抑郁症筛查项目》阶段工作总结报告李秀秀, 刘畅, 刘雪梅, 危敏, 邓特, 刘序华, 郜蕊. (2022). 妊娠压力对子代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49(15), 2861–2866蔡春凤, 周宗奎. (2009). 产前母亲心理压力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的研究述评 [Influence of prenatal maternal stress on the psycho-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their children]. 心理科学进展, 17(4), 753–758
作者简介
李剑啸,心理测评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具有丰富的情绪类、认知类、人格类、神经心理类测评经验。
预约挂号方式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服务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