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过度囤积是一种心理疾病!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4日 浏览:

“双十一”已经提前来临,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在激情下单,在“买买买”的路上一去不返。
其中,有些朋友每逢购物节都会买一堆东西,比如洗衣粉、洗衣液、牙膏、卫生纸、饮料等,可是一直到过期,囤的东西都吃不完、用不完。扔又舍不得扔,用又没法用,但是下一次购物节看到打折时,依旧继续“囤货”。望着堆满了一整个角落的物品,很多朋友不禁自问“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今天,市四医院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任华就来为大家讲解关于囤积背后的秘密。

囤积行为是正常的吗?

较少人能够完全理解自己为何会不断想要获取和购买物品,在整理时又难以做出丢弃物品的决策,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断囤积。
囤积行为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获取物品也会给囤积者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加快乐感、安全感和满足感,能调节囤积者的消极情绪,提升自我,使其感到生活富有意义。
但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当过度囤积带来的危害大于它带来的安慰时,就属于囤积障碍了。

囤积障碍有什么表现

在在DSM-5诊断标准中,囤积障碍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谱系,其诊断特征有:
持续地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不管它们实际价值如何;
有目的地收集物品,当面临丢弃它们时会感到痛苦;
大量物品堆积,导致使用中的区域杂乱不堪,且显著地影响了其用途;
囤积极大影响和干扰了自己和他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等。
根据现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大多数囤积障碍始于青年时期,严重程度随每十年的生命进程而提升,呈慢性病程。调查还发现大量被试表示自己有习惯性的囤积行为,但不影响自身的社会功能,或不会给自己带来情绪困扰。

囤积障碍不同于正常的收藏行为,收藏行为往往是有序、有系统的,不会产生明显的混乱、痛苦或功能损害。有些囤积障碍也会囤积大量有价值的物品,但却经常和不太有价值的物品混为一堆,明显缺乏有序性。

囤积障碍背后的心理机制

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囤积行为是由于肛门期人格发展失败导致的,是粪便保留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依恋理论认为,如果早期经历创伤如亲人离世、父母离异等,个体没能获得充足的依恋体验,会通过不断收集和保存大量物品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依恋的需求,或通过赋予物品以人性或情感,将物品视为替代性的依恋对象而获得支持,作为早期不良发展体验的一种补偿。如果早期经历过极度的匮乏、饥饿,个体长大后需要通过囤积物品来尽量消除内在的匮乏和不安全感,以弥补心灵的缺失。
认知缺陷或偏差:囤积者大多存在注意、记忆、决策、执行等方面认知缺陷。囤积者注意维持能力较弱,持续性注意的缺乏,会低估自身保存和回忆信息的能力,而高估物品信息对自身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保留物品来避免自己的遗忘。缺乏一定组织规划和抑制控制能力,难以控制买买买等获取行为,难以将物品分类整理。可能对物品的用处存在不合理的信念,高估物品在未来的用途或价值而选择保留物品
共病情绪障碍:75%的囤积症患者共病有情绪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约20%共病强迫障碍。当人们感到焦虑、抑郁、孤独,或者经历挫败时,囤积物品的欲望就会比平时高涨很多,这是因为通过囤积物品可以舒缓不良情绪。
社会环境因素:囤积者往往拥有的社会支持较少,生活中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家庭中的温暖与安全感比较少。同时,不良的家庭囤积习惯更是会加重囤积行为的产生。压力性或创伤性事件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囤积,物品杂乱堆积和过度获取行为与压力创伤性事件有一定关系。

如何缓解过度的囤积行为?

对于老人而言,首先要去医院排查其是否有脑部病变。如果家里老人开始过度囤积废品,他们有可能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由于出现认知障碍,他们无法正确判断物品的价值,可能会过度囤积物品,把家里搞得脏乱差。
强化自我心理建设,正确认识囤积背后的心理因素。及时识别情绪,管理和调节情绪,调整认知,提高理性决策能力,学会剥离物品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控制购买欲,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减少物品来源。要积极正面地看待自身生活空间,分类整理,定期清理,坚持断舍离,控制自己的物品规模。

丰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加强人际互动,建立丰富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寻找更具有建设性的价值和意义感来源。

医生简介


任 华
副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硕士研究生。老年医学科病区主任。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医学青年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优抚医疗健康服务专家委员会成员。
对情绪障碍(抑郁、焦虑、强迫等)、睡眠障碍、心身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物质依赖、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科、精神科常见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针对睡眠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等的临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