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成华区按下了“暂停键”,实施全区域社会面管控5天。此时,焦灼的不仅是成华区居民,其他区域的市民朋友也开始担心自己所在区域是否也会被管控?是否需要囤粮备货?是否有感染风险?
与此同时,电视、微信、微博、抖音,扑面而来的疫情信息也有可能让有些朋友更加心慌。
与此同时,电视、微信、微博、抖音,扑面而来的疫情信息也有可能让有些朋友更加心慌。
对此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专家的
一份“心理处方”送给您↓↓↓
当人们面对远远超出自己认知和应对范围的事件时,就会产生应激反应。我们的心理可能会在如下几个方面出现变化:
情绪上:出现愤怒、烦躁、焦虑、麻木、内疚、无助、不知所措;
思维上: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低自尊、自责、健忘、混乱;
生理上: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少或增加、胃肠道不适、物质滥用;
行为上:出现吵闹、危险行为、工作或学习上效率下降......
情绪上:出现愤怒、烦躁、焦虑、麻木、内疚、无助、不知所措;
思维上: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低自尊、自责、健忘、混乱;
生理上: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少或增加、胃肠道不适、物质滥用;
行为上:出现吵闹、危险行为、工作或学习上效率下降......
当人长期处在应激状态下
身心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调整方式
关照自己的身体
病毒的载体就是身体,照顾好身体是防护的必要条件。
远离传染源(定期检测、不到高风险地区聚集等)、切断传播途径(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提高自我免疫力(如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是重要的三部曲。
远离传染源(定期检测、不到高风险地区聚集等)、切断传播途径(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提高自我免疫力(如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是重要的三部曲。

照顾自己的心理
正视疫情信息,减少关注频率
理性、客观认识疫情的信息,不必捕捉和过度关注每条信息,可以帮助稳定你的情绪状态,避免因片面、不实、情绪化的疫情信息引起情绪的波动。如果发现自己不断刷新相关信息并感到精神疲惫或焦躁不安时,需要提醒自己调整关注点,适当放松身心。
制定行动计划,适度活动、情绪宣泄
规律作息,两点一线,如常制定每天工作日程表,完成计划项目。
在工作间隙和下班时间,可以列一个居家活动清单,如听音乐、绘画、阅读、瑜伽、看电影追剧、写日志、烘焙烹饪、运动、泡热水澡、玩游戏、整理照片、整理房间、与好友分享心情等。

关注积极方面,营造安全感
尽管存在未知的风险,但是通过关注积极方面,比如:社区每日必检核酸、积极响应的医护人员、社区实施的防护措施、政府的物质支持、全市人民的团结与配合、亲朋家人的陪伴等等,可以帮助自己重建安全感,可以更有力量地面对与疾病的这场“战斗”,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妥善处理负性情绪
如果已经体验到了负面情绪,如感到愤怒、烦躁、焦虑、失眠、麻木、无助、不知所措等,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积极自我对话
积极自我对话有助于提升自信,克服艰难。要给情绪更大的空间,可以把情绪看作是一种提醒,然后与之相处。
可以这样告诉自己:“虽然事情令人恐慌,但我相信能够照顾好自己”
“没有办法和朋友相聚,但给我与自我内在相处提供了一个机会”
“这是个焦虑的时刻,但这不是最困难的时刻,我有办法适应这个情况”…
应激情况下的身心安顿法
如果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时,可以这样做:
慢下来,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可以把注意力带到腹部,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深呼吸可以降低压力,改善情绪、提升注意力;感受身体与外界的接触,感觉一下双脚跟地面的接触,身体跟椅子的接触,再动动手指头和脚趾头。
借此将注意力放在当下,把人从胡乱思想中拖出来。
积极自我对话
积极自我对话有助于提升自信,克服艰难。要给情绪更大的空间,可以把情绪看作是一种提醒,然后与之相处。
可以这样告诉自己:“虽然事情令人恐慌,但我相信能够照顾好自己”
“没有办法和朋友相聚,但给我与自我内在相处提供了一个机会”
“这是个焦虑的时刻,但这不是最困难的时刻,我有办法适应这个情况”…
应激情况下的身心安顿法
如果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时,可以这样做:
慢下来,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可以把注意力带到腹部,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深呼吸可以降低压力,改善情绪、提升注意力;感受身体与外界的接触,感觉一下双脚跟地面的接触,身体跟椅子的接触,再动动手指头和脚趾头。
借此将注意力放在当下,把人从胡乱思想中拖出来。

制定具体的生活目标
吃得好、睡得好、有事可做,就有韧性面对人生大部分的情绪困扰,可以每天记录令你高兴的人和事情,每周复盘和统计。运动也可以加速多巴胺的分泌,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状态,让人心情舒畅。
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尝试与亲密可信任的人进行沟通、倾诉,尝试向他们坦诚表达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不要因为害羞或是觉得自己小题大做而感到羞耻,就闭口不谈。相反,向他人寻求帮助并互相支持能让我们意识到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获得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

让我们
一起用积极、包容、稳定的状态
面对疫情
互相支持陪伴
早日再现烟火里的幸福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