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我市2月15日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和重点人员社区分类管理措施通报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6日 浏览:

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日常通报

2月15日,我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系昨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订正),新增出院2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2月15日24时,我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3例(其中境外输入792例),累计出院959例,死亡3例,其余21例确诊病例正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全市现有34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确诊病例:中国籍。从新加坡出发,于2月9日飞抵成都入境。2月14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2月15日订正为确诊病例。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

无症状感染者1:中国籍。从俄罗斯出发,于1月25日飞抵成都入境。

无症状感染者2:中国籍。从中国香港出发,于2月14日飞抵成都入境。

无症状感染者3:中国籍。从中国香港出发,于2月14日飞抵成都入境。

上述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居住的隔离点环境已进行消毒,密接人员均处于隔离观察状态,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开学在即,需要注意什么?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不少疾病总会来“凑热闹”,开学后的一至两周是校园内出现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高风险期”。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预防?

疾病预防

新冠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流行性感冒→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麻疹→传染性很高,首发症状出现3~5天后出现全身斑丘疹,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
诺如病毒肠胃炎→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食源性疾病→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往往在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发生。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应定时定期给儿童接种疫苗。
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生活用品如毛巾、餐具等应定期消毒。注意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饮食均衡。
改善室内环境,常通风,保持室内清洁。


健康成都官微综合成都社治、四川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