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明媚与阴霾交织的人生,竟是因为这种病!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30日 浏览:

       小兰(化名)是一位文静、懂事的年轻姑娘,跟很多同龄的女孩子一样,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是在读大一的某一天,她开始莫名地感到心情异常愉悦、亢奋。每天起床后,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看见同学、老师也不停地攀谈,见人做事就会过去帮忙,对任何事都很感兴趣,一直处于兴奋话多、夸夸其谈的状态。
       她还会经常帮人出主意,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看见什么都想买,感觉自己是最有钱的人一样;不停地化妆补妆,感觉全世界就属她最漂亮。
       到了晚上也不消停,不停地做这做那,好像完全不需要睡眠。就这样,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她都表现得十分“阳光明媚”。
       随后,她开始莫名出现失眠状况:长时间不能入睡,偶尔还会早醒。同时,她感到心情异常的低沉,整天无精打采,不上学、不化妆、不换衣物,成天唉声叹气。有同学叫她去玩时,她也摇头拒绝,说自己疲乏、没有兴趣。
       每天躺在床上的小兰,除了上厕所等必要活动才会起身。慢慢地,她感觉到思维似乎变慢了,时不时还会心慌、头痛、胃痛。而且也没什么食欲,每天进食很少,身体逐渐从110斤标准体重下降到90斤。最严重的时候,她的脑海里甚至出现了悲观、绝望、自杀的念头。这样低迷阴霾的情况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在接下来的大学四年中,小兰先后出现了三次阴霾郁闷和两次阳光明媚的状态,每次出现的时间都不同,最短的一周,最长的三月。直到前段时间,饱受痛苦折磨的小兰在朋友陪同下,来到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精神科专家付叶水主任诊治后发现,她这种阳光明媚与阴霾郁闷的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双相情感障碍。经过专业治疗,小兰的症状已经大大缓解,如今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并顺利地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
       其实双相情感障碍并非罕见。医学界曾推断天才艺术家梵高生前很可能患有这种疾病,并且为了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将他的生日3月30日设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它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的“三高”: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抑郁发作时的“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弱,常常用“三无”(无望、无助、无价值)、“三自”(自责、自罪、自杀)形容。中度以上的情绪障碍时可能还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当躁狂发作时,患者表现为心情异常兴奋,精力旺盛,兴趣与动力增加,话多、活动多、花销多等症状,持续至少1周以上,且明显影响社交或职业功能;如果上述症状未明显影响社会功能,但也持续了4天以上,则为轻躁狂发作。
而抑郁发作时,患者则会出现心情低落,兴趣丧失,疲乏,反应变慢,活动少,悲观、绝望,自杀想法等症状,持续至少2周以上。
       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存在。有调查显示,该病的终生患病率为2.4%,男女患病率相当,主要发病于成年早期。
 
       为什么有人会患有这种疾病呢?
       在抑郁状态时浓度降低或功能下降,在躁狂状态时这些物质浓度增加或功能亢进。2.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主要是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功能异常,尤其是HPA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体内分泌的激素发生混乱,引起双相障碍的情感症状发作。3.神经影像学改变,主要涉及额叶、基底节区、扣带回、杏仁核、海马等与认知和情感调节关系较密切的神经环路损害,导致双相障碍的情感症状发作。
       此外,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学界普遍认为,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认为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不幸患有这种疾病,应该如何治疗呢?
       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此外还可以辅助以心理治疗手段。
       对任何人来说,接受长期服药都是非常重大的决定和承诺,而坚持服药可以控制和减轻疾病发作的严重程度,减少复发频率,稳定情绪。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等。
药物治疗遵循安全原则、共同参与原则、综合治疗原则、联合用药原则。根据病情不同,药物治疗分期为: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急性重症躁狂发作、伴有严重消极的双相抑郁发作或难治性双相障碍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但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对于轻中度的双相抑郁发作可考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
温馨小提示:
1.很多患者都是花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多代价,才了解到药物对于疾病治疗、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坚持正确服药非常重要。
2.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可以记录下副作用,并与医生详细讨论,权衡利弊,调整优化治疗方案。
3.掌握自我管理技巧非常重要,包括记录并识别影响情绪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保持作息规律,避免饮酒,发展和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等。
 
这里有视频讲解哦!
 
专家介绍
 
 
        付叶水
       现任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任,四川省认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司法鉴定专委会委员。
       从事精神科、心理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5年,完成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开展多项成都市物质依赖研究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擅长对心身疾病(心理问题伴发躯体不适、慢性疾病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强迫等)、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对老年期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新型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有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