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丨 战疫之路更需关注医护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7日 浏览:

       在武汉新洲区中医医院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线医护人员的乐观与坚强。“我精神头还好,还能坚持,一定要坚持到胜利的一刻,”他们总是微笑着说道。但我们能看到他们眼中的疲惫,听见他们声音中的嘶哑。
在我们进驻医院展开工作的当天,一位护士长便联系到我:“周医生您好,其实面对疫情,我们科室的护理姐妹们斗志昂扬,大家没有害怕或退缩。但是好多姐妹们也反映,最近会觉得很累很疲倦。下班回家后觉得很累,但休息时却睡不着了。躺在床上老睡不着,容易惊醒、多梦,醒的也早。大家都不知道是为什么,感觉很无助……”
       在护士长的言语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以及对科室护理姐妹们的关怀和担忧。作为一名护士长,她在自身承担着高风险的护理工作之外,还肩负着整个病区的护理管控工作,关注着每一位战友的工作状态。
接到这位护士长的求助,我们马上开展了针对病区的心理服务工作。一方面将心理评估问卷发给她,请科室的护理老师们进行填写,然后筛选出问题较明显的人员进行个体心理干预;另一方面把心理防护科普知识手册发给了她们,让她们对自己出现的状态能够了解、接纳并进行调整。
       在心理科普宣教中,我重点介绍了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出现心理和躯体症状的原因、表现及调整方式。
在长期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老师们不仅承担着沉重的医疗救援任务,而且在自身直接面对危险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每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面临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再加上处于应急时期,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医疗资源缺乏、多重防护带来的各种不便;患者离世、医护人员被传染、缺乏与人的交流、睡眠不足,均导致了医护人员心理压力骤增,确实会容易出现心理和躯体的问题。
因此,有的人员出现了应激反应,身体上也会出现不适。其中,睡眠变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是一个突出表现。
       针对上诉症状,我们向护理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尽所能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接纳自身给予帮助的局限性;接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可能出现不适应;及时疏导负性情绪;为自己建立关系支持;当自己无法处理出现的应激状态或情绪问题的时候,请一定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
       针对部分上诉问题比较明显的护理老师们,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通过与他们聊工作、聊压力、聊面对的困难和抉择,让她们慢慢去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看到并接纳。在与他们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她们都说了很多很多,如:最初紧急危重的时候,每个人的咬牙坚持;进入规范之后,疾病诊疗的繁琐与复杂;身体达到超负荷状态的疲惫与痛楚;对爱人和孩子的思念;不能回家照顾家人的担忧和愧疚;想要坚持到胜利一刻的信心与提前离开战场的歉意等。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带领着她们进行放松训练。让她们能够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能够有一段时间能够放松下来,得到休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再次回访了大家的情况,了解到大家的情绪及睡眠情况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改善,便又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